一、项目介绍
四川大学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目标,旨在调动高校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工程教育内涵式发展,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新机制,强化实践能力与工程素养训练,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基础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突出,具备较强工程技术创新创造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难题,国际视野宽阔,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培养方式
1.专项采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专项培养的研究生为全日制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生学制3年,其中1年左右在学校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2年左右在联合培养单位参加专业实践。直接攻博生学制5年,其中2年左右在学校学习公共课、专业基础课,3年左右在联合培养单位参加专业实践。
2.专项研究生培养实行校企协同培养,采用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方面的互补优势,推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
三、项目特色
1.学校对专项录取的研究生减免部分学费,在住宿、奖助金、深造和出国留学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学生入企参加专业实践期间,联培企业还将根据协议提供科研项目津贴、商业保险、食宿保障、实践差旅补助等。
2.专项研究生为非定向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机制。研究生可根据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实际情况,综合评估毕业后是否留在企业继续工作。同时,企业实践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岗位需求与自身发展契合度的重要机会,有助于其作出更加理性和多元的职业选择。
四、项目招生
专项研究生均通过推免方式招生。四川大学2025年在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七个工程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计划硕士推免生和直博生共90余人。详细招生信息见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scu.edu.cn/
五、相关说明
1.×××(专项退出机制等)
2.其他未尽事宜由四川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负责解释。